2025年“四大火炉”城市通常指重庆、福州、杭州、南昌。
这一说法源于国家气候中心2017年发布的榜单,并随气候变化持续影响城市排名。
该榜单通过综合考量高温天数、极端高温值、炎热持续时间等多项指标,对全国主要城市进行了科学排名。
自发布以来,这份榜单便成为公众衡量城市夏季炎热程度的重要参考。
不过,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,极端天气事件频发,城市的高温排名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,但重庆、福州、杭州和南昌凭借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,依然稳居“火炉”城市前列。
传统“四大火炉”
民国时期,长江流域的重庆、武汉、南昌、长沙因夏季酷热被民间称为“四大火炉”。
这一说法基于直观感受,无科学标准,但反映了当时南方城市的高温特征。
新榜单的权威发布
2017年,国家气候中心通过综合分析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,首次权威公布夏季炎热城市排名。
前十名依次为:重庆、福州、杭州、南昌、长沙、武汉、西安、南京、合肥、南宁。
其中,重庆、福州、杭州、南昌因高温天数多、强度高,被网民冠名为“新四大火炉”。
重庆:稳居榜首的“火炉之王”
地理与气候:地处四川盆地东部,四周山地环绕,热量易聚难散;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下沉气流增温,晴天多、太阳辐射强。
数据支撑:2024年高温天数达77天,30个区县气温突破40℃,极端高温达43.6℃,堪称“热浪核心区”。
展开全文
福州:东南沿海的“高温中心”
地理与气候:位于闽江入海口盆地,四周群山环抱,空气流通不畅;夏季受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,下沉气流增温,天气晴朗少云。
数据支撑:2024年高温天数达58天,与赣州并列第七,但因湿度大、体感温度更高,被视为南方“闷热典型”。
杭州:快速城市化的“热岛样本”
地理与气候:地处钱塘江流域,西部为山地丘陵,东部为平原,热量易在平原积聚;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下沉气流增温。
数据支撑:2024年高温天数达61天,位列第六;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热岛效应显著,植被覆盖率下降进一步加剧高温。
南昌:群山环绕的“闷热牢笼”
地理与气候:地处鄱阳湖平原,西有井冈山,东临武夷山,南挨南岭,季风难以进入,空气流通性差;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下沉气流增温。
数据支撑:虽未进入2024年高温天数前十,但历史高温表现稳定,且因湿度大、风速低,体感温度常高于实际气温。
传统火炉的退位
武汉、长沙等城市因绿化提升、城市规划优化,高温天数有所减少。
例如,武汉2024年高温天数仅54天,排名第十。
北方城市的崛起
郑州、西安、石家庄、济南等北方城市因全球气候变暖、城市热岛效应加剧,高温天数增加,但尚未取代南方城市在“火炉”榜单中的主导地位。
极端天气的挑战
2024年南方高温城市榜单数据清晰揭示,重庆、杭州、温州、宜昌、泸州、金华等城市在这一年里均经历了超过60天的高温炙烤。
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这些城市夏季的酷热难耐,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,反映出高温天气的影响范围正不断扩大、持续时间也在显著延长,气候异常带来的挑战愈发严峻。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