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的广岛是个旅游既不热门又不算小众的地方,虽然它的名气是极响的。1945年8月6日,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就落在了这座城市,前后造成20万人伤亡。

广岛作为西日本的第一大城市,从旧时日本的五畿七道(类似于我们的华夏九州?)角度来看,广岛在那个时候属于山阳道的安艺国境内,所以到达了广岛之后,JR就经常能够看到山阳线这三个字,旅游的景点里也充斥着安艺(日语里写成安芸,但日语的芸实则为中文的艺)这个地名。说实话广岛的市区面积不大,我都怀疑其大小连上海的一个区都比不上。下面我将以几个角度为大家讲述广岛之行。

商务酒店我没有多研究,只简单讲述一下我对几个相对更好一些的酒店的“偏见”。

· 广岛丽嘉皇冠酒店

要论交通的便利性,那必然是这家,这是一个占据了广岛旅游最C位的酒店,几乎在半径500米的范围内,就把广岛市内旅游最精华的地方涵盖进去了。酒店隔壁就是SOGO百货,广岛去往各地(包括机场)的广岛巴士中心也在这家百货楼中。广岛最热闹的纸屋町和八丁堀商业街也就在这个附近。景点方面酒店出门左手边是广岛城,右手边就是著名的原爆圆顶屋。然而我并没有选择这家酒店,因为我在某点评平台上看到了住客有过这么一条简单的评价:无敌的便利性和陈旧的设施。这条让我瞬间想起了杭州的望湖宾馆,一个多多少少让我对其有过一点点失望,觉得有些“不思进取”的酒店,定义上一模一样。

· 广岛格兰比亚酒店

交通上面也是相对便利的,临近广岛站,到机场也有大巴。考虑到广岛旅游必然会辐射到周边,住宿在广岛站附近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购物方面广岛站前也有福屋百货和专卖电器的bic-camera。但是到广岛市内景点就远了一些了。看酒店介绍建于1987年,理论上设施和丽嘉皇冠差不多,两家的价格也差不多,格兰比亚略低一点,大概低在地段了?

· 广岛喜来登酒店

所处地理位置和格兰比亚基本相同,因此不再赘述,从价格上看,应该算得上广岛最为豪华的酒店了,一般都是四位数RMB一晚。

· 广岛希尔顿酒店

也是个国际名牌,和喜来登大概算得上广岛前两位的了?价格介于丽嘉皇冠和喜来登之间,7:9:10的感觉?在广岛建了没几年,设施很新服务到位,最大的毛病在于地理位置相对上面的几家要差不少。位于和平大道边,周边只有一家相对小的百货公司。距离景点和广岛站都比较远,不过好在门口有个公交站点,坐车5分钟就能到广岛站,步行去原爆圆顶屋那里1.8公里左右,沿着和平大道走即可,徒步20分钟,像我这样不怕走路的可以选择在那里。

本次广岛行自我感觉在行程上是相对丰富但又算不得特种兵的。

· 原爆圆顶屋、广岛和平公园

这两个在我看来其实不能称为两个景点,因为是连在一片的,就在流经广岛最后注入广岛湾的元安川两岸。当然这是广岛旅游的最核心的景点没有之一。我选择在旅游的第一天前往。

从上海出发到达广岛的酒店办理入住,大约也就3、4点,去看看原爆圆顶屋的时间完全足够。圆顶屋原为广岛物产展示馆,一栋3层楼的巴洛克式建筑。1945年的美军投下的原子弹就在这栋建筑的正上方爆炸,可能因为受到的冲击较小,这栋建筑的结局只是焚毁,但未倒塌,当然当时在圆顶屋内的人依旧是幸免不了的。建筑内依旧保持着残垣断壁的模样,当然周边有围栏,游人是不能进入的。将近80年过去了,这栋建筑早已岌岌可危,因此日本人在圆顶屋中打上了支架支撑。

隔着元安川,圆顶屋对面就是和平公园,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区域,和平之灯(目标世界无核之日才会熄灭的火焰,那岂非遥遥无期?)以及圆顶屋三点连成一直线。过往的日本游客依然会在这个地方祈祷吊唁。时间关系,我没有进纪念馆去参观,估计展览的也就是一些当时一片焦土的照片吧?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探索。

走过元安桥,回到了圆顶屋的一边,桥边就一家颇为欧式的咖啡店。一半是店面,一半露天摊位上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水果。我第一感觉就非常像曾经去瑞士时候看到的街景。回国后查了资料,是一家非常正宗的意式餐厅,名字叫Caffè Ponte。在这家餐厅边有个小的码头。元安川本来就很窄,所以这个码头也不大,很有上海苏州河观光船码头的感觉。从这个码头坐船,可以抵达宫岛,我没有选择这里,但据说还挺快,45分钟能够到达。

Caffè Ponte地处路口,离这里50米不到的地方,有一家卖广岛烧的店,这个之后还会再介绍,在此不做赘述。

· 宫岛

这是广岛又一大知名旅游地,宫岛上的严岛神社海上鸟居,被称为日本三大景色之一。这是我第二天选择的地方。到这个地方除了我上文提到的元安川观光船以外,更加普遍的方法是坐JR线或者广岛电铁到宫岛口,然后乘摆渡船前往。我当日是从广岛站出发坐的山阳线,大约半小时左右就能到达。当然在广岛站乘坐广岛电铁也能到达,时间差不多要1小时。不过作为路面的有轨电车,难得多花半小时坐一坐应该也挺有滋味的。

宫岛口的轮渡有两家公司运营,窗口分开。两家之间的区别只是时刻表,因为价格和航运时间都是一样的。去宫岛的船,两家时间错开,每10分钟就有一班,摆渡时间也只短短的20分钟的样子,所以只要到了宫岛口,就不用再担心时间被浪费的问题。

宫岛旧称为严岛,在日本的江户时代,因为【岛上有宫殿(严岛神社)】的原因,改名成为了宫岛。岛名改了,但是神社的名字却依然保留了下来。宫岛的旅游,包含但并不局限于严岛神社。到了秋季,宫岛的红叶也是很有名的,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?岛上商业街,最为出名的一件伴手礼就是红叶馒头。好吧,我们中国人那馒头包子的烂梗没有必要在这里再多写,只能说日本的习惯和沪语还是相似的,不管你有馅没馅,都叫馒头。然而红叶馒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馒……包子,而更类似于做成枫叶样式的蛋糕,当然里面是有内容的。最早大概是红豆馅的吧?现在就什么都有了,好像巧克力馅也是存在的?这就类似于我们对传统食品的各种改革了,比如我曾经吃过猕猴桃味的汤圆、香辣牛肉味的月饼、以及前几年挺火的榴莲青团。

宫岛这个地方,除了日本三景之一这个名头之外。在将近500年前,也发生过一次大事,那是被后世称为日本战国三大奇袭之一的严岛合战。

1551年,被后世称为日本西国第一武士的美男子陶晴贤,终于谋杀了整日沉溺于酒色的主家,手上握到了实权。与此同时,西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势力也在安艺地区迅速崛起,毛利家与陶家的大战不可避免。一决雌雄的战场便是这个岛上。毛利手上参战兵士只有4千人,面对陶晴贤的2万5千大军,他深知正面交锋毫无胜算。于是在求得因岛村上海贼助战一日的允诺下,毛利元就通过狭隘地势敌军人马无法铺开的机会,居高临下发动奇袭。结果,宫岛成了陶晴贤最后的战场。而毛利家也拥有了几乎能与织田信长一争天下的势力范围。

扯开历史故事,严岛神社是个色彩非常鲜明的建筑群,朱红色的鸟居、廊桥护栏立柱、屋顶,配以些许雪白的墙体的点缀,给人以色彩上的美感。海上的大鸟居是这个神社最标志性的地方,退潮时侯,人还能走到鸟居下面拍照。

其实在严岛神社的旁边,还有一栋建筑,可能绝大多数的有人对此知之甚少。丰国神社,当年由丰臣秀吉下令建造的讲经堂,又称千叠阁,用于供奉为他而战死的武士。当然这个千叠并非1千层的意思,而是榻榻米的张数(实际上也没有到1千张榻榻米,实际面积857张,不过也算是非常大了)。可惜当年这里还没有建完,丰臣秀吉就病死了,千叠阁项目也搁置下来(看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情到哪里都是一样的)。相比严岛神社里三层外三层求朱印的队伍,这个地方真的可以用门可罗雀形容。但是到了春天,这里的多宝塔和不远处严岛神社,以及周围的樱花,会将这里打扮得异常漂亮。只可惜我去不逢时,非但季节不对,都在维护修缮,据说工事要持续到3月份。

和奈良一样,宫岛上也有野生的小鹿。但是在宫岛,当地人并不建议投喂,也不像奈良会兜售小鹿饼。不过这并不代表在这里的小鹿不亲人。当然也有几头是“过于亲近”了,我的围巾、衣角、甚至鞋带都被这小东西咬过,拖拽的力道还是挺大的。鹿身上的鬃毛手感略硬,摸上去并不能算很舒服,好在小鹿并不介意游人的抚摸,或许是已经习惯了吧?鹿也是一种有点心眼的动物,走在路上常常喜欢靠近有背包的游客,蹭两下讨要吃的,如果不给公鹿也会用头撞击路人。大概这是一种原始习惯?好在它们的角早已被割去,这也使得两头公鹿打架的场面有些滑稽。

生物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个体的性格差异,在宫岛我遇上了一头和我非常合得来的鹿兄,它并不向我讨要什么,却喜欢走在我和家人的身边,我们走得快它也跟上脚步,走得慢它也悠哉游哉,前前后后陪我走了5分多钟,那一刻仿佛我一家从五口变成了六口,直到快要把我送到码头了,它才转身离开。

参考贴士:虽然我当天没有等到退潮便返回了广岛市区,但还是关心了一下时刻表,2月1日当天,17:55左右会有一次退潮。宫岛的摆渡船末班为晚上7点,而码头到达神社步行也只需要10分钟。所以,这个地方也是可以考虑下午再进岛的景点。

· 尾道

这是一座被称为日本遗产城市的濑户内海边的小城镇,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,如今的人口约有13万。最有名的旅游项目应该有三项,千光寺游览、岛波海道骑行、尝一尝尾道的拉面。

对于我这种拖老带幼的家庭旅游,骑行显然是不合适的,这个活动只能让有兴趣的驴友自行体验了。稍稍翻阅了一下资料,岛波海道全长70公里,连接今治和尾道,完全是一个跨省的骑行线。当然也可以只走其中一段,海边的风光还是挺小清新的。

广岛到这个地方的交通并不复杂,可以在广岛站坐JR线,但是中间涉及到换乘。也可以在广岛巴士中心坐巴士,费用比JR贵个小几百日币的样子。出了尾道站往左手边走,有一条2公里左右?的商店街,商店街的一侧是铁路线,另一侧是海边。这条街的尽头,大约是个停车场,上山的缆车也在这个地方。

千光寺就在这座山上,据说原来这座山上有大小83座寺庙,后来合并成了25座,分了7个宗派,真言宗、净土宗、日莲宗等等,所以尾道的千光寺山也有七佛巡礼之说。我并不知道其中的分别,就像网上流传的笑话,文盲看到美景只会一句我C真漂亮一样,当时我听到后的反应无非也是我C庙真多。由于山并不是很高,因此个人推荐缆车可以只坐上山段,因为下山真的很轻松。千光寺并不在山顶,不过从山顶拾级而下,没几分钟就能到千光寺的境内。这是一座千手观音的道场,面积其实不大。虽然建在半山,游玩时多少让本人想起了镇江的金山寺,不过占地面积和金山寺是不能比较的,景致也是一般,倒是从此处俯瞰一下尾道的城市还有几分漂亮。很遗憾的这里也是一个樱花季才会爆满的景点,冬天多少还是有些萧索。一直听老婆说下山有条猫小道,然而一路下山,猫却只看到了2只,还不及宫岛鹿的数量多。

回到地面已是下午,在一家卖尾道拉面的小店午餐。老规矩饮食方面在后文提起,比较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店里的老板,一个E人属性拉满的小老头,当然我也可以理解为他的生意经。在我对着菜单犹豫选择时候,他便拉着我介绍起店里各个拿手菜品。当我吃完要走时,他突然又塞了一枚5日元的硬币给我,熟悉日本文化的各位其实能够理解,5日元在日语的发音中同缘分,所以我们经常电视里看到的神社参拜,都喜欢往钱箱中扔5日元的硬币,意为结缘。老头儿的话挺感性,一期一会,作为游客,我会光顾他的店是本身就是一种缘分,可能一生之中我和他也就如此匆匆一面,但内心依然希望着相视一笑,珍视生命中的这场因缘。一个老头儿说话这么文艺煽情,大约多多少少受了林芙美子女士的影响了?毕竟这位名扬文坛的女作家曾经也在这座城镇中生活过。

· 广岛城

景区范围很小,两个小时足够了的地方。天守阁是个5层楼的建筑,1931年被列为日本国宝。但是这个地方离原爆点的直线距离也才几百米,于是到了1945年,一颗原子弹就将其完全推平,现在我们看到的广岛城天守,是1958年重建的复制品。天守阁内展示了各种广岛的地方志,以及一些武士的武器。其中毛利元就的盔甲比较引人注目,当然这玩意必然也是复制品。可以说如果不懂日语,或者对日本的战国历史没什么特别大的兴趣,走进天守阁,也就是走马观花罢了,连顶楼的几个瞭望用望远镜,也早就坏了——当然广岛市区本来也不大,没人会用那玩意去看。

广岛城景点,天守阁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,反倒是一个粗壮的树木令人记忆犹新。这是一棵柠檬桉,也叫尤加利,乍看之下它只不过是粗壮,但是仔细看过立在旁边的注释牌,你才会发现原来这是一棵极其幸运,又或者说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木。原来原子弹下也并不是真那么寸草不生,广岛城塌了,范围内的绿植也都焦死,除了这棵。很难想象在几千度高温的冲击波下,它竟然熬了过来。当天正是2月3日,也就在这一天,从新闻上看到了大S因流感去世的消息,这是一种很难描述的感觉,唯有感慨生命可以很顽强,也可以很脆弱。

· 缩景园

看地图缩景园离广岛城是不远的,实际走走其实倒也还行。唯一的难点在于缩景园难找,感觉像是窝在了一众居民区中间一般。看地图绕了好久,看看周围总觉得哪里不对,直到真找到入口,才发现原来走的路其实是正确的……

怎么说呢,其实就是个小公园或者园林的样子,但风景又肯定比不上苏州的那几个。这个地方被日本定义为名胜,也是因为2月梅花4月樱,这是一个赏花的地方。然而我去的时候,梅树的枝头只有些连含苞待放都算不上的花骨朵,樱花更是无从说起,倒是有几棵规模不成气候的牡丹还开着。门口卖的鱼粮100日币,扔水里鱼理都不理你,反倒是几只野鸭子(我看不懂到底是什么鸟,就叫鸭子算了)吃得很欢,路上的鸽子也异常欢迎这一颗颗带着藻腥味的绿色小丸子。

· 岩国

2月3日的这一天日程是挺满的,下午2点,我从巴士中心坐上了前往岩国的长途车。好在时间也不算很久,一个小时,车辆便停在了锦带桥的旁边。司机也是个热情的人,趁我付车钱的时候把回程的车站和时刻表解释得明明白白。

岩国已经脱离了前文所说的安艺地区,属于山阳道防州(也称周防国)的地界,从现在的日本行政划分上看,岩国属于山口县,而岩国的锦带桥也是山口县的标志性景点之一。在桥边就是这一天要住宿的温泉旅馆,岩国国际观光酒店。这一晚是我整个广岛行最奢侈的一晚,2间房间5口人,花了将近12万日元。但是这个酒店的位置的确不错,窗口望去就是锦带桥,以及在锦川对岸山上的岩国城。就好像香川的小豆岛国际观光酒店,占据了观赏天使之路的最佳地理位置。

锦带桥是日本三大奇桥之一,江湖地位绝对是不低的,大约和我国的赵州桥相似吧?这是一座木造桥,结构是非常罕见的五连拱形,像一条丝带衔接着锦川的两岸。这个地方四季有景,春有樱花绚烂,夏有烟火璀璨,秋有红叶满山,冬有白雪漫漫。白日桥下流水拍岸;夜晚河上渔火船歌。很可惜刚才说的一切只是我看着照片的脑补,不得不再次感叹去不逢时,相比一个半月后的樱花季,这个时候的锦带桥人气很淡。雪倒是有下,但稀稀拉拉完全积不起来,大冬天的鱼鹰也不干活。最为可气的是,当地为了之后的旺季,对锦带桥及周边进行例行的维护,于是桥身包上了一层护板,到了晚上桥下的景观灯也不开了。上山的索道也关停,一问时间又是3月恢复。合着不光是宫岛,岩国人也欺负我,而且连恢复的时间都是一模一样的。

索道关停了,想要去转转岩国城天守就只能自己爬山。于是我询问了酒店的服务生,小姐姐名牌上写着“望月”二字,一看就是不是真名,她说话倒也婉转:索道关了以后爬山要一个小时,到了上面天守内部也不开门,想要游览最多也就外面拍拍照……回国已经一周了,我始终记得这个小姐姐。但对她的记忆点,只不过是在她回答我时用了这么样的一句表述「左様でございます」。这或许是只有懂日语的人才能体会到的点。虽然这句话在现代商务里也不是不能用,但在当时的环境下,我觉得完全可以把这句话和中文的「诚如斯言」画上等号。颇有一种,在古桥不远处的老式旅馆中,身着传统服饰的大和抚子用一种恬静优雅的语气在与你交谈的感觉。

渡过锦带桥,锦川的对岸是吉香公园,在冬天这个季节,吉香公园乏善可陈。但若是到了3月下旬,锦川夹岸1500株樱花齐放,那时的风景才真叫做壮丽(看了酒店内装饰的照片后的感觉)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吉香公园小小面积,却有大量餐饮的店面和公共厕所了,因为旺季的时候这里真的会很旺,锦带桥上也会是游人如织,而不似我所见的三三两两。

公园里,有一座雕像,上面介绍了岩国城的初代领主:吉川广家。

此人是之前提起的毛利元就的孙子,毛利元就有三个儿子,大哥毛利隆元,老二吉川元春,小儿子小早川隆景。之所以三个儿子姓氏各不相同,是因为毛利元就把二子三子过继给了别家,由此奠定了毛利两川体系,称霸了西日本。相传大哥隆元仁义,二哥元春勇武,三弟隆景智慧,如果三人同心,那必将所向披靡。遗憾的是三兄弟并不和睦,于是有一天,毛利元就把三人聚在一起,讲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道理:一支箭轻松就折断了,但是三支箭合在一起,就牢不可摧。日本把这个故事称为三矢之训,现代已经衍生出许多版本了,比如三根筷子,教育对象也变成了地主的三个傻儿子。而吉川广家,正是二哥元春的三儿子。这是一个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日本历史的人物。

庆长5年(公元1600年)东军德川家康与西军石田三成展开关原大战,原本属于西军的吉川广家预感德川将会成为最后的赢家,于是暗通东军,以战后保证封地为条件约定按兵不动。吉川和小早川两姓的异动也导致东西两军平衡被打破,德川家康终于赢得了胜利。然而好景不长,吉川广家的堂兄,毛利辉元曾经作为西军主将活跃在战场的事情被德川家康得知,在家康盛怒之下,宗主毛利家被减封至周防、长门两国,而吉川广家,也被封到了岩国这个地方当领主。当时如果他不通敌,会不会有另一番景象?很久以来众说纷纭,他到底是有政治头脑?还是一个懦弱的叛徒?今后也会继续为人评说,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。

参考贴士: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篇有关于岩国一家叫做「いろり山賊」的烧烤店,发布的博主自己却稀里糊涂把那个地方归纳为广岛美食,其实两者完全无关。望月小姐姐告诉我那个地方的确很漂亮,特别是晚上灯火通明,内部像极了深山中的山贼寨子。可惜从酒店过去公交车是不方便的,可能只能打车,单程5000日币。

来到广岛,绕不开几样食物:生蚝,广岛烧,穴子饭,枫叶馒头,濑户柠檬。

· 生蚝

照理说12月到3月,都是吃生蚝的最好时机,然而我却惭愧地没有什么可以写。宫岛上的店铺,到处都有卖生蚝,从生的到炸的再到烤的,应有尽有,价格也不算很贵,对比所谓的上海汇率,那是五雀六燕相差无几。本想着日方长,于是在宫岛上尝了穴子饭,错失了品尝生蚝的机会。回到广岛后本想去家专卖生蚝的店(店名叫做牡蠣ひよっこ),却因为带了孩子而被拒之门外,店内是不禁烟的,因此环境对儿童不利,店家直接拒绝了我们入内。没有办法,只能换了家居酒屋随便点了几个品尝。只能说个人还是更喜欢全生的,的确鲜甜爽滑,也没什么奇怪的腥味。

· 广岛烧

之前在写原爆圆顶屋那段时卖了个关子,如今揭晓答案。到广岛的第一晚,我来到了一家叫做长田屋的广岛烧专卖店,一家口碑很不错的老店。广岛烧和大阪烧用料长相都差不多,两者唯一的不同,是大阪烧会把所有东西搅在一起煎;而广岛烧会一层一层的事先煎制,然后叠加起来,整个过程更像做汉堡。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,一份广岛烧从下单到出菜,要差不多半小时时间。也因此,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稍微早一点进去。当天误打误撞17点进了店,坐到了最后一个位子。当我吃饱出店,门口已经大排长龙了。广岛烧上你可以按照喜好尽情添加美乃滋,估计只要别直接往嘴里挤,你怎么用都可以。当天我点了4份,从份量而言,1份差不多是1个成年男性胃口的量,价格从1200~1600不等,感觉不算贵,毕竟一瓶矿泉水都得130。当然要说食材,的确也没有什么高档货,就是吃个新奇和口味吧。

· 穴子饭

穴子译成中文是星鳗,它和普通的鳗鱼不是一个品种的东西。鳗鱼生于深海,长在淡水,繁殖季回去,生命周期中淡水环境远大于海水。而星鳗同样生于深海,但却长在浅海,从头到尾就是一条海水鱼。广岛这里的穴子饭,和名古屋的鳗鱼饭味道完全不同。名古屋用的蒲烧的方式,甜口较重,并且鳗鱼的口感相较星鳗本就肥腻一些,因此个人其实并不喜欢名古屋的那东西,吃多了太腻。而穴子饭就相对好得多,鱼肉较为细致也比较瘦,主要它的做法也不是那么重口。

当然穴子这玩意作为这一带水域的特产,玩法自然不会那么单调,在酒店的早餐里,也有穴子欧姆蛋(粤语叫奄列?)的做法,味道也不差。

· 濑户柠檬

这东西其实主要是被做成了各种零食,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,只是为了提醒另外一件事。广岛机场的国际航班候机厅真的很小,登机口才6个还是7个来着。总之一眼望得到头,面积没有上海一个地铁站大,因此一旦check-in,里面的免税商店买不了什么零食伴手礼,一个小小的柜台卖的都是常规货,还不如在进去之前搞定这些。买一些柠檬相关的地区限定零食,也算是不枉来了一趟濑户内。

· 尾道拉面

日本人的“地区特色”观念很重,就像上面介绍的广岛烧,其实和大阪烧用同一个单词,说明完全是同一个东西,但是日本人坚持觉得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又比如和牛,我是个粗糙的人,对吃的东西不是很挑,什么松阪牛、神户牛、飞驒牛,对我来说好吃就完了,明明是就都是牛肉,非要问我其中的区别?不知道。

尾道拉面也是如此,无论从拉面的口感还是汤头的滋味,其实都中规中矩差不多,起码在我眼里我是吃不出和国内的一风堂有多少大的区别。但尾道的拉面也不是全无特色,它最大的特征是汤里面漂浮着一颗颗毛豆子大小的小肥膘。这东西我是很喜欢的,吃进嘴里一丝丝肥肥的口感也挺香,但这种特色在我妈眼里就是邪道,一口下去就会恶心……所以,这个东西还是因人而异的,如果想尝试的朋友不妨先考虑一下,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接受。

· 岩国寿司

这个东西打破了我对寿司的固有印象,当然也可能是我本来的知识面就不到位。岩国的寿司并不是常见的军舰、握、卷。从视觉上而言,岩国寿司更像一块切糕,底下方方正正是一块米饭,上面铺着一层穴子、莲藕、菌菇等碎末。后来查了资料,原来这种寿司的形式叫做箱押寿司,就是把米饭和材料放入木盒中压成型,然后用刀切开,所以这还真的就是切糕啊……

实在是写不动了,于是打算草草收笔,也很感谢真的一字不漏看到这里的朋友,你们是真的牛,耐性那么好,哈哈哈。为了表示感谢,双手呈上本次广岛行的日程攻略,唯一要说明的是原本打算酒店定在丽嘉皇冠,也因为上文说到的那句点评,临时改成了希尔顿,所以交通时刻多少有点差异。我也懒,就不动了。总体上说,广岛的行程,比较适合樱花季,也但愿看了这篇游记对广岛产生兴趣的各位,能够弥补本人的遗憾,看到本人未曾看见的美景。